糖尿病一直都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。
大部分人都觉得糖尿病是吃出来的,但随着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,科学家发现了睡眠与糖尿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——不良的睡觉习惯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。
虽然两者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,但冥冥中却早有羁绊!
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,与人体内胰岛素关系紧密,而睡眠作为调节激素的佼佼者(胰岛素也是一种激素),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,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,或机体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时,血糖浓度调节就会发生异常,血糖持续保持高浓度,最终演变为糖尿病。
睡眠不足,影响胰岛素敏感性
人的胰岛素敏感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取决于睡眠时间。
因为在睡眠时,人的身体会释放松果体素,而这种激素可改善胰岛素的抵抗。
对于睡眠不足的人而言,松果体素分泌较少,其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就会削弱,影响糖的代谢。
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,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,比睡眠时间相对长的人高出4—5倍,从而引起糖尿病。
睡眠过多,影响血糖平衡
既然睡得少不行,那睡得多呢?
答案是达咩!
其原因是凌晨4点至9点是血糖最易升高的时间段,一旦没有及时起床吃早点,是非常容易打乱血糖规律,造成血糖紊乱。
一旦血糖明显升高,就会使肾脏负担加重,增加血管伤害,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。
开灯睡觉,不利于血糖控制
糖尿病容易引发视网膜病变。
开灯睡觉,可以让光线透过眼睑进入视网膜,从而避免眼睛为了适应黑暗,而消耗过多的氧气,降低眼睛并发症的可能。
But!!!
开灯睡觉虽然可以降低,糖尿病眼病出现的几率,但是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从而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,导致血糖不稳。
所以大家睡觉一定要记得关灯哦,不仅有利于健康,还能省不少电呢~
呼吸暂停综合征,易得糖尿病
睡眠呼吸暂停的程度越严重,患糖尿病的概率越高。
这是因为,睡觉时出现呼吸暂停,会导致供氧不足,使血糖的转换出现问题。
或是因呼吸不畅夜间多次憋醒,导致睡眠不足,引起内分泌紊乱,胰岛素功能出现问题,促进糖尿病的形成。
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:58%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会患有糖尿病;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,糖尿病的患病率大于40%。
睡得好,血糖就好
血糖与睡眠量之间的关系可用“U”形来形容。
图源于网络
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,患糖尿病风险将可能增加2倍,而睡眠少于6小时,患病概率将增加4倍。
如果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,会出现神经衰弱,精神状态不佳,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控制好血糖的。
只有睡眠保持在7小时左右的适宜程度上,糖尿病的危险程度才处于“U”形的最底部,反之都会增加其风险。
“一夜不睡,代谢崩溃”。
一旦睡眠出现问题,不仅仅是糖尿病会引发波动,还有不少疾病也在对人体虎视眈眈。
为了杜绝疾病叨扰,咱还是该睡就睡,不该睡别贪睡,早日摒除睡眠障碍困扰为妙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