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网膜病变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科普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[复制链接]

1#

谈到肾病

_

会想到透析与肾移植

糖尿病肾脏病

是糖尿病造成的肾实质损害,约30%~50%的糖尿病病人受累。有数据表明,我国40岁之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,罹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明显更高。

指南指出,在2型糖尿病诊断之时,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,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。

筛查内容应包括尿常规、尿白蛋白/肌酐比值(UACR)和血肌酐(计算eGFR)。

临床表现

长期高血糖→微量白蛋白尿(30~mg/d)→大量蛋白尿→肾病综合征

(一)水肿


  (二)蛋白尿


  (三)高血压


  (四)肾功能变化

糖尿病肾脏病临床分期

肾脏病理

1.结节型肾小球硬化(Kimmelstiel-Wilson结节),对诊断具有特异性。

2.弥漫型肾小球硬化。

3.渗出性肾小球病变免疫荧光可见IgG、白蛋白在毛细血管基底膜呈线样沉积。电镜可见系膜基质、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增厚,不见电子致密物沉积。

诊断及鉴别诊断

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和2型糖尿病确诊时,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,就应怀疑糖尿病肾脏病。如果病程更长,临床逐渐出现蛋白尿,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,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,如糖尿病眼底病变,就应考虑糖尿病肾脏病。

如果出现下列情况:1)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;2)急性肾损伤;3)蛋白尿急剧增多或有肾病综合征;4)无高血压;5)肾小球源性血尿,应考虑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肾脏病,建议肾活检确诊。

治疗

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,如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调整、对危险因素(高血糖、高血压、脂代谢紊乱等)进行控制及糖尿病患者教育。

(一)营养管理: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,推荐蛋白摄入量为0.8g/kg/d,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给予蛋白质0.6g/kg/d,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。

(二)控制血糖:糖尿病肾脏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%左右。对肾功能异常的病人,谨慎且避免使用磺脲类和双胍累药物,应选用较少经肾脏排泄的药物。中晚期病人建议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。使用胰岛素。

(三)控制血压:应将血压控制在/80mmHg以下,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(ARB)作为首选药物。

(四)调脂治疗:血清总胆固醇增高为主者,首选他汀类降脂药物。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者选用纤维酸衍生物类药物治疗。

(五)并发症治疗:对并发症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病变、其他微血管病等的病人应给予相应治疗,保护肾功能,尽量避免使用肾*性药物。

(六)透析和移植:当GFR15ml/min以下,或伴有不易控制的心力衰竭、严重胃肠道症状、高血压等,应根据条件选用透析、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。

_

点击进入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